電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實現多種報警方式
作為日常工作、生活經常會使用到的出行工具,我們在享受電梯便利的同時,頻發的電梯事故也讓我們在乘坐電梯時膽戰心驚。
這不,前段時間,南安市東田衛生院內有5人被困電梯內,南安市公安局東田派出所接報后立即組織警力趕赴現場。30分鐘后,消防人員趕到現場,成功將電梯門打開,解救出被困人員,據悉,5人被困長達一小時。
前幾日,邯鄲市也發生了一起電梯故障事件,一住宅樓電梯在33層關上門后突然“罷工”沒了動靜,3名大人和兩個孩子被困,其中1人拿起電梯應急電話求助,但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隨后,又有人撥打119電話,但是電梯內信號微弱,反復撥打電話10多次才將被困危情描述清楚。此時,5人被困電梯轎廂內已經長達30多分鐘,隨后,消防人員終于將5人解救出來。
從乘梯人被困到等待救援,時間過去30多分鐘,如果在這段時間內遇到重大電梯事故,這么長的時間,是否還能將乘梯人安全解救出來?
電梯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出行工具,一天出行乘坐電梯3-4次都是正常的事,如果你乘坐的電梯剛好出現故障,你的第一反應是撥打電梯內的應急電話還是按下警鈴求助?
構建電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實現多種報警方式。如果你遇到電梯故障,除了撥打電梯內的應急救援電話和按下警鈴求助,還可以通過智能硬件設備報警、移動端報警。
電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大大縮短救援時間!
電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電梯運行狀況,從乘梯人被動等待救援到電梯故障主動處置,這一系統可以實現電梯困人等事故的智能識別、智慧報警和應急救援等操作,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救援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以內
我司對電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運營中遇到的諸多問題有著深入的研究,被困乘梯人無需反復撥打救援電話,有電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助力,救援時間可以從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以內,比傳統撥打人工救援電話節省了不少時間。
有了電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你乘坐的電梯會更加安全!當電梯發生故障時,報警到接警整個過程實現可視化監管,并縮短救援時間,無論是乘梯人,還是監管部門、維修人員,都能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對救援過程進行實時跟蹤、安全監管,讓電梯故障救援更有效率,并真正實現電梯安全看得見。